news center新闻中心

藏王故里见证了他们的致富之路

发布时间:2024-10-06浏览:

  

藏王故里见证了他们的致富之路

  阿旺是龙达村里的◆◆“无车户”,老两口依靠种地和养牛供出了两名大学生。这些年来,阿旺总是站在松赞路上,看来来往往的车辆、问候跑运输赚钱的乡亲,心里也默默盘算着。

  2009年★■★★◆■,西藏华泰龙矿业开发有限公司首创“企业+农户”的开发模式,投入1900万元收购甲玛乡车队,通过企业投资◆★、村民入股的方式成立了甲玛工贸公司■★,承担矿山运输、绿化环保、劳务承包等业务★■◆★◆◆,累计创收3.7亿元,实现了“企业得发展、百姓得实惠、地方经济上台阶★◆◆”三方共赢。

  广大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,更要有效激发和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、主动性、创造性◆■■★★◆,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动力。就像龙达村的觉阿所说,用勤劳的双手把日子过得更好。

  这两年,阿旺的儿子和女儿相继大学毕业,参加了工作■★★◆■★。手头上宽裕起来的阿旺说◆★◆:■◆■★“这次我们也要入股村里的合作社★◆◆■,等挣到钱,也要盖新房。”

  2014年,看到跑运输前景不错◆■◆■★★,觉阿通过向朋友借钱和贷款买了一辆卡车,从此踏上了致富路。到2022年◆★■★◆,他存下的钱不仅买了挖掘机和吊机,还建起了新房。

  从318国道进入甲玛乡★◆■◆★■,道路笔直平坦,成群结队的大货车、工程车穿梭不息。沿着公路一直往山上走,半山腰就是西藏华泰龙矿业开发有限公司和西藏巨龙铜业有限公司。

  觉阿说:■★◆◆★◆“以前,家里只能靠我打零工过日子,总是紧巴巴的★★,老房子还是2012年国家出钱帮着建的。”

  甲玛在吐蕃时期曾是雪域高原的政治中心◆◆★■。据史籍记载,松赞干布出生于此地◆■★◆■,因此,甲玛又被称为“藏王故里◆◆”。近年来■◆,甲玛乡依托靠近国道★★◆◆、历史文化深厚、矿产资源丰富等优势★■★,在大力发展全域旅游业的同时,鼓励村民跑运输和从事机械租赁工作★◆★◆★,让群众不离乡不离土就能致富。

  初秋时节,采访组来到离仅一个小时车程的墨竹工卡县甲玛乡■★。繁忙的拉林高速穿乡而过,拉林高速的旁边就是川藏公路★★■◆,乡亲们开着拖拉机◆■,载着新收的青稞■◆■★,■★★■■◆“哒哒哒”地欢快驶过。

  懂得感恩的觉阿保留了之前政府帮他建的4间房★■★★,新房是在原有房屋的基础上扩建的。“这些年,我们这里发展非常快■■,路越来越好,家门口也办起了企业。我们要感谢党的好政策,用勤劳的双手把日子过得更好■■。”觉阿说★■★■■◆。

  靠着跑运输,觉阿在2022年建起了新房子,整栋楼共11间房240平方米。生活越过越红火,一家四口其乐融融。

  “我们村有97辆卡车、13辆机械,就业率达到70%左右。去年,村民入股的甲玛工贸公司◆■◆★、甲玛玉海集合机械租赁专业合作社、甲玛城乡发展服务有限公司三家企业共给全村分红170多万元,今年上半年全村人均收入已经超过2.6万元。”龙达村党支部书记旦增平措说■◆,◆■★★◆“下一步,我们将通过乡政府统筹,计划成立机械租赁运输合作社■★,由325户没有运输车辆的家庭共同出资入股,购买11台机械,带领更多群众增收致富◆◆■■◆。”

  四周青山环抱,习习秋风拂动遍地金黄的青稞◆★◆,一台台收割机往来穿梭,欢声笑语里满是对丰收的庆祝和对生活的憧憬。

  在墨竹工卡县甲玛乡行走采访★■◆★★,乡村干净整洁■■★◆、宜居宜业,特别是基层干部群众从容踏实◆◆★■■■、感恩奋进的精气神■■◆◆,令人印象深刻。

  甲玛乡辖有龙达村、赤康村和孜孜荣村三个村。松赞路一头连着川藏公路★◆★◆■◆,一头穿过龙达村。觉阿的家就坐落在松赞路旁,崭新气派的院落门口有一块空地,停放着他新换的越野车和赚钱的“伙伴”——一台挖掘机、一台吊机。

  乡村振兴★■◆,产业先行◆◆■。不论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,还是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,更多还是要依靠产业。甲玛乡依托交通便利◆◆◆■■、文化积淀■■■◆■◆、资源禀赋等优势,因地制宜发展产业◆◆★。特别是“企业+农户■★★■◆■”的模式■★,为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红利★◆◆。